巴拉奇如德庙

巴拉奇如德庙又称宝善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兰花嘎查,建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是阿鲁科尔沁旗建筑年代最早、寺院面积最大、喇嘛最多、庙产最丰的寺庙
  • 详情行程
  • 行程参数

巴拉奇如德庙又称宝善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兰花嘎查,建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是阿鲁科尔沁旗建筑年代最早、寺院面积最大、喇嘛最多、庙产最丰的寺庙。在巴林右旗、翁牛特旗、东西乌珠穆沁旗等地都有它的属庙和庙仓。它也是清朝蒙古地区八大黄教寺庙之一。



  巴拉奇如德庙属清代皇庙,是清顺治帝的曾外孙扎萨克多罗郡王巴图出资所建,朝廷赐名“宝善寺”。清顺治年间,大清国为了巩固统治蒙古草原,将其女儿固伦淑慧公主下嫁给巴林右旗的色布腾王爷。王爷的曾孙巴图扎萨多罗郡王曾任清朝边境左领副将军、昭乌达盟副盟长,后来巴图郡王将其三女儿上嫁给清皇亲四品王爷长子,与清皇帝关系更加密切,曾被清帝加衔三级。巴图郡王之所以在阿旗建宝善寺,是因他一个年幼的儿子所指(不久他的那个儿子夭折)。之后,巴图郡王出资建庙。宝善寺建成后,巴图郡王的另一个儿子罗布桑格力格旺丹又成为宝善寺第四位转世活佛。因此宝善寺地位特殊,香火旺盛,久盛不衰。第五世活佛罗桑普日来扎木苏因研究佛学深得真谛,还被七世班禅封为“额尔得尼堪布”,并赐给其亲笔书写在黄缎上的敕令和印章。宝善寺先后6世葛根(活佛)传世,香火最盛时喇嘛达1000多名。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2月被批准为国家2A级景区。



  巴拉奇如德庙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建筑群,系典型的藏式建筑,有小布达拉宫之美称。原建有8座大殿,即弥勒佛殿、护法殿、天王殿、大经堂、骑羊护法殿、密咒殿、哲理殿、嘛呢殿,一处活佛府(葛根正庙)和50多间喇嘛住房。共占地面积158亩,总建筑面积为11762平方米。


  现存的萨布腾拉哈木宫、苏古沁独宫、两座大殿和一座葛根正殿,是阿旗寺庙中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现存建筑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部分是寺庙主持葛根生活居住区——葛根正殿,由于葛根(活佛)身份地位高,葛根正殿(活佛府)院落是按照王爷府的格局而建,这也是一般葛根不允许的。葛根正殿布局严谨,林阴蔽日,院落方正。中间部分是萨布腾拉哈木宫(护法殿),为葛根私人宗教活动区,建筑风格为藏式建筑,结构合理,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后部分为苏古沁独宫(大经堂),为庙宇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区域,是喇嘛拜佛的大殿,最多能容纳2000多喇嘛诵经。


        寺内主要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逐级而上,层迭有致,其余建筑分为两侧两厢,相互对称。前有花墙横栏,中间有甬道相连,后殿坐北朝南。房高脊灰瓦,长檐明柱,采用藏、汉结合式建筑样式。整个建筑设有科学排水系统,结构合理。

  此庙的精美古建筑群的布局、风格、雕刻、图饰和工艺等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对清代藏式寺庙建筑、喇嘛教的传播和发展、清王朝与蒙古的关系,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影响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


  巴拉奇如德庙查玛舞最为著名。每年农历九月初七的大庙会上的查玛演出,是巴拉奇如德庙的一大景观。大查玛须参加100多人,而小查玛只有十几人。查玛,即用独白、对白、跳舞和演唱的形式,如同近代的表演唱,来宣传佛教思想。“弥拉查玛”由五世葛根罗布桑普日来扎木苏根据弥拉的传略创作的寺庙歌舞,这部“弥拉查玛”与其他寺庙的查玛有很大的区别,表现了弥拉与猎人宫布道尔吉相遇的一段故事,是研究藏传佛教,蒙古族风俗历史不可多得的史料。

       景区地址:巴拉奇如德庙又称宝善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兰花嘎查

  交通线路:210国道西侧600米
  门票价格:无
  开放时间:全年早8:30-晚17:30
  周边住宿:巴拉奇如德苏木政府、周边牧家乐、宝力格水库
  周边餐饮:巴拉奇如德苏木政府、周边牧家乐、宝力格水库


类型
文物保护
推荐等级
★★★★
区域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
首页
客服